首页

在线观看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9 23:50:42 作者:两岸人士:岛内政治操弄无法撼动中华文化根基 浏览量:26443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朱贺 李雪峰)“文化岂是说‘去’就‘去’的?端午节临近,两岸同胞都要吃粽子,大陆有‘甜咸党’之争,台湾有南北粽之分,虽有差别但大同而小异,这正源于我们有共同的饮食传统,共同的文化寄托。”

  28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大陆文化学者蒙曼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近年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去中国化”,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连结,而参加本次峰会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从语言文字到饮食习俗再到宗教信仰,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这一文化根基非政治操弄可动摇。

  蒙曼说,两岸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如今外部挑战纷起,两岸更应携手应对。历史经验表明,最能团结人、引领人、安慰人的就是中华文化,“它是两岸独特的基因,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并非有些人说消除就能消除的”。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杨渡认为,文化从来不是两岸间的阻碍,短期内,一些政客似乎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采取阻挠手段,但长远来看,文化力量很难为政治左右。

  他举例道,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宝岛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遭遇文化断层,但无数民众在光复之日表示“重拾尊严”,感慨“终于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又如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交流前隔绝数十年,但往来之门一旦打开,民众就自发返乡寻根、祭拜祖先;再如当下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推广的所谓“本土文化”,其实都是根植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核心仍属中华文化。

  杨渡说,中华文化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具有如此丰厚的生命力,难以被短暂的政治因素所撼动。

  “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和养分,是两岸交流最有力的桥梁和工具。”峰会期间举行的文学论坛上,台湾诗人陈义芝如是发言。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也表示,透过写作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跨越两岸、恒久绵长。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祝勇近年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展开创作,越发感到两岸故宫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他认为,两岸故宫收藏的历代文物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有力见证,都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经历,宣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从台湾端午粽子的南北之争,到台北街头汉服青年的衣袂飘飘……在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看来,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存续更在于其现代化传承。他说,传统文化在台湾始终存在,目前只是囿于某些因素未得到大力推广。

  作为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方文山致力于传播汉服文化已有12年,他欣慰地看到穿汉服已成两岸文化风气。“汉服没有门槛,年轻群体穿起来不会感到突兀,这源于两岸同胞自发的文化亲近感。”他认为,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入圈”,可以帮助其在了解汉服的文化旅程中,进一步把握文化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岸田文雄称“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 中方驳斥

“我们希望参议院能考虑事实,听取选民的意见,并意识到此举对美国经济、700万家小企业和1.7亿使用我们服务的美国人的影响。”TikTok方面表示,众议院的投票“只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端,并不是终点”,公司将继续游说参议院,并鼓励用户与参议员取得联系,以保护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

浙江“新春第一会”:建强人才“三支队伍”

记者问:据报道,中国军队近日在中缅边境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外媒分析称,此举被视为向缅甸军方和武装组织发出遵守休战协议的信息,也是阻止冲突蔓延到边境的一种方式。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上半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 进口海鲜采购链路畅通

张玮祎提醒道,出行途中,一定要看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下车不忘带齐行李,如遇遗失、忘拿,请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求助,或通过12306挂失找回。(完)

“新”花怒放!南京中山植物园樱花大道迎来盛花期

“本次大会是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活动,在国务院令783号颁布执行后‘以赛促招’,建设创新生态对园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任、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峰表示,在天津市政府、东丽区的支持下,未来各方将致力于把高研院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省(市)级“政策+服务”完备、具备全链条转化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公共平台。(完)

定了!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发射

2022年4月,习近平来到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考察时见到了鲁斯兰,并称他为“中国通”,“我看你的样子好像似曾相识”“欢迎更多的国际人才过来”“大家都是一家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